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药学 Pd”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18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3/21/202432110473866.png)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李扬秋研究员团队有关国产与进口PD-1抑制剂直接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成果在Science Bulletin正式发表(图)
帕博丽珠单抗 暨南大学 基础医学
2024/3/21
2024年2月26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李扬秋研究员团队刘思阳博士后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合作,在国内综合性1区TOP杂志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题为“PD-L1 expression guidance on sintilimab versus pembrolizumab with or without platinum-doublet chemo...
全球牵头单位@中肿,高质量临床试验助推中国原研PD-1单抗出海!
鼻咽癌 恶性肿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23/11/20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7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作为全球临床试验牵头单位,中国医药企业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联合用于一线治疗。这是FDA有史以来批准的第一个鼻咽癌适应症,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个中国本土自主研发、生产的创新生物药。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6/6/2022661574860.png)
2021年4月29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国产PD-1单抗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新适应症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此次获批适应症为: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这是卡瑞利珠单抗获批的第5项适应症。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4/17/2023417104610502.png)
近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许杰课题组分别在Oncogene和RSC Chemical Biology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报道氨氯地平(amlodipine)对PD-L1的诱导自噬降解作用,以及PD1-PALM对PD-1的靶向降解作用。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10/21/20201021163551658.jpg)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PD-1糖基化修饰与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PD-1糖基化 抗体药物 作用机制
2020/10/21
2020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邓初夏教授团队合作,在EMBO Reports杂志发表了题为“N-glycosylation of PD-1 promotes binding of camrelizumab”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PD-1分子N-糖基化修饰呈现多态性,不同表达系统的PD-1的蛋白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糖修饰对PD-1分子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3/18/2020318112540896.png)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在烷基碳苷的合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Pd催化C(sp)-H活化实现氨基酸烷基碳苷的快速构建,为碳苷类药物的研发奠定了重要的化学基础。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知名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对于糖类药物,氧苷和氮苷类药物在体内容易被氧化代谢,而碳苷类药物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都展现出良好的代谢稳定性,...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94/26/2019426163623680.jpg)
近年来,PD-1/PD-L1阻断型抗体药物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进展,目前已经批准了多个抗体药物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及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适应症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和高福团队多次合作,解析了全球上市的第一个PD-1抗体药物nivolumab(Opdivo)及PD-L1抗体药物avelumab (Bavencio) 和 durvalumab (Imfinzi)的作用机制...
Pd(II)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荧光猝灭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Pd(II) FLQs 荧光猝灭
2014/2/17
在弱酸性至近中性介质中, 培氟沙星(PEF)、左氧氟沙星(LEV)、洛美沙星(LOM)和氟罗沙星(FLE)等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具有类似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当它们与Pd(II)反应形成配合物时, 均能导致荧光的猝灭. 本文以Pd(II)-PEF体系为例, 研究了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的变化, 并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方法(B3LYP)对反应进行了全优化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 Pd(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