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河工学”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2.571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11/25/2021125101318496.jpg)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办第29届中日河工及水资源交流会(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第29届 中日河工 水资源 交流会
2021/1/25
2020年12月15日,第29届中日河工及水资源交流会以线上结合线下方式召开,会议由水利部主办、我院承办。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李戈、日本国土交通省水管理·国土保全局水资源部部长若林伸幸出席交流会并致辞。水利部和日本国土交通省主会场共20余人参加发言及交流。此外,我院以及七大流域机构还设置了线下分会场,共计100余名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我院国际合作处、水资源所、减灾中心等部门的专家参加了交流...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8/12/2020812144233122.jpg)
国内首家河长制研究院在厦门大学成立(图)
国内 河长制研究院 厦门大学 成立
2020/8/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落实《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行动方案(2020-2025年)》,8月6日,我校公共事务学院与厦门市河长制办公室(市水利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厦门河长制研究院”。厦门市水利局局长、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王伟文向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朱仁显授牌。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吕志奎等专家学者,及全市各区、镇(街)河长、河长...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96/10/2019610142140663.jpg)
2019年6月6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成立一周年成果发布暨大运河智库观察家观察员60人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北京物资学院与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秘书处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运河研究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约80人出席论坛。
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四期刊获中国高校期刊奖励
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 四期刊 中国高校 期刊奖励
2018/11/20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巴尔喀什湖生态水位演变分析及调控对策
巴尔喀什湖 生态水位 伊犁河三角洲 水文情势
2011/6/10
针对巴尔喀什湖百余年来的湖水位变化与伊犁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退化问题,选取卡依尔干、卡上171km、卡普恰盖、乌斯热尔玛等4处水文站的长系列资料,对伊犁河干流径流沿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了卡普恰盖水库建成蓄水前后其对水库下游河道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主要受流域水文情势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影响。就近期的水位变化情况来看,并未出现生态灾难,水位呈回升趋势。卡普恰盖水库的兴建和伊犁...
在已建立的西北江三角洲潮汐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基础上,以COD为水质模拟因子,模拟分析了枯水期沙口、石啃的闸泵站联合调度引水情景下佛山水道的水质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1) 上游沙口泵站引水对河道上、下游水质均有一定改善效果;(2) 中游石啃泵站引水能明显改善下游水质,但由于其引水对佛山涌涌口以上河段的水流会造成明显的顶托作用,当沙口泵站引水流量小于10m3/s时,随着石啃泵站引水量的增加,街边...
六岔河流域多水塘-沟渠系统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土壤养分 多水塘-沟渠系统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2011/6/10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统计学中的半变量变异函数研究了巢湖北岸六岔河流域多水塘-沟渠系统中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物 (OM) 、总氮 (TN)、总磷 (TP)、氨态氮 (NH4-N)、硝态氮NO3-N) 的空间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总磷、氨态氮、有机物空间异质性中的结构性变异大于随机变异;总氮、硝态氮的结构性变异小于随机变异。有机物、总氮、总磷、氨态氮、硝态氮等...
基于分形理论和流域水系分布特征的泥石流研究
水系 分形理论 盒维数 泥石流
2011/6/10
基于MapGIS技术与分形理论,通过计算机编程辅助计算,研究了水系的盒维数值与泥石流各种特征之间的规律。从流域水系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的角度揭示了流域水系分形维与泥石流危险度之间的深层关系。计算结果分析表明:随着危险等级和特征参数的增加,水系盒维数也呈增长趋势。研究发现通过盒维数的界限值可以界定一条泥石流沟的类型、发育时期和危险程度。其中,分形维1.35和1.42是危险度的界限值,分形维1.34及1....
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流域汇流模型
随机微分方程 汇流模型 白噪声 概率
2011/6/10
针对水文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随机不确定性因素,本文以Nash模型为基础,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在确定性汇流模型中引入随机输入项,建立了输入具有白噪声特性的随机Nash汇流模型,求解得到出流过程均值和方差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利用出流过程的均值和方差确定各时刻出流过程的概率分布。该方法借助于各时刻的方差得到流量过程的分布概率,从而考虑预报的不确定性,为防洪决策提供预报值的不确定度,有利于降低水库调洪风险率...
松花江哈尔滨段河工模型试验
河工模型 松花江哈尔滨段
2009/4/1
第一阶段通过定床模型试验并辅以数学模型计算,就太阳岛中区围岛工程两个方案对河道三级特征洪水行洪的影响作了全面细致的试验研究。试验成果表明,两围岛方案对河道行洪影响均不大,尤其月亮湾+上坞方案系建立在月亮湾方案的基础上,对河道行洪影响与月亮湾方案基本相同,且可通过其上下游三座桥梁的扩孔泄洪予以改善。因此,从河道防洪而言,该项围岛工程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长江八卦洲汊道整治河工模型试验研究
河工模型 长江八卦洲汊道
2009/3/27
半个多世纪以来,八卦洲汊道一直处于右汊河床不断冲刷发展、左汊河床缓慢淤积过程,目前左汊枯水流量仅占总流量的1/6,已逐渐威胁到南京市工业集中区企业的引水、原料及成品的水上运输,因此研究汊道的整治措施,控制左汊的淤积,是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1974年右汊河势未得到控制,边汰不断向下游移动的情况下,新生圩处能否建港的港址选择问题及建港河道整治问题成为该项研究的另一课题。
城乡河网多功能疏浚设备及其关键技术
疏浚设备 城乡河网
2009/3/27
该项目针对江南城乡河网泥沙淤积严重、根系植物茂盛、泥沙结构多样性等复杂情况,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多功能疏浚设备及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初步实现了泥泵、绞刀等挖泥船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疏浚河道是提高城乡河网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改善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措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疏浚还能提高河道的航运等级,改 善 通 航 条 件,以 及 加 固 圩 堤、改 ...
海河河口清淤整治工程应用研究
清淤整治工程 海河河口
2009/3/25
在海河口水沙运移和冲淤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海河口切实可行的清淤方法、清淤方案和防淤减淤措施,可用于指导海河口清淤整治实践。
黄河下游堤防保护范围的研究
堤防保护 黄河下游
2009/3/18
该研究的范围为黄河下游艾山至河口段,后根据需要向上游延伸至陶城埠,即研究范围为陶城埠至河口段。该河段河道狭窄,淤积严重,常因水塞而泛滥成灾,历史上多次发生决口。而且该河段为地上河,居高临下,北决可犯华北平原,南决可危及淮河流域,洪水所及皆为经济发达地区;又有京沪、京九、陇海铁路大动脉及胜利油田等重要设施。研究黄河下游及洪水泛滥的风险,明确黄河下游堤防的保护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淮河中游河床演变整治研究
河床演变 淮河中游
2009/3/18
以治淮关键河段—淮河安徽段的基本资料、基本情况和基本参数为重点,整理分析了已有的水文泥沙、地形、地质和整治工程的观测资料,开展了必要的河床演变观测和十一个专题研究,对边界条件、河道特性、河相关系、水沙变化、河床冲淤、过流能力变化、滩槽糙率取值,已有整治工程效果及河床演变、重点河段的河床演变及整治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了来水呈随机性变化,但从70年代开始来沙呈单调减少的趋势;河床演变的总趋势是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