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系统相关记录2255条 . 查询时间(1.328 秒)
非厄米光学系统存在异常点(Exceptional Points, EP)和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BIC)两类关键的光学奇异点,具有独特的拓扑特性与应用潜力。EP是非厄米系统中的特殊简并点,其本征态坍缩特性可用于实现高灵敏度传感和单向光传输;而BIC则因其理论上无限大的品质因子(Q值)和动量空间的拓扑保护机制,为设计低损耗光子器件提供了全新思路。...
2025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浩、尤立星团队在低温光量子芯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面向集成光量子计算、量子互连等应用需求,研制出集成泵浦滤波与单光子探测功能的纠缠接收芯片,并完成低温光量子芯片间的纠缠分发应用演示,相关成果以“On-chip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s integrated with pu...
2025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胡斯勒图和石崇等,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东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法国里尔大学、英国气象局等科研人员,构建了基于国际上最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的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GSNO)系统,建立了多源异构卫星观测遥感模型,实现了近全球尺度地表太阳辐射最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能力,并同步提...
数字液滴PCR(ddPC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核酸定量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传统ddPCR系统依赖精密流体控制单元,导致设备体积庞大、操作流程复杂、经济成本高,阻碍“去中心化”诊断的发展。2025年2月26日,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收敛通道结构微流控芯片,并通过整合液滴发生与反应,开发了一个简易型、集成化的双重数字液滴PCR系统SI-ddPCR。该系统无需精确...
2024年5月27日,“天关”卫星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在邻近星系即小麦哲伦云内,捕捉到来自一对罕见天体的短暂且高能量的X射线辐射事件,并利用搭载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进行定向观测,获取了源爆发期间更详细的X射线信息。这一发现为探索大质量恒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开辟了新途径,印证了“天关”卫星在捕捉宇宙中转瞬即逝的新型X射线源方面的能力。2月19日,这一成果作为欧洲航天局首篇基于“天关”卫星数据主导的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异质集成XOI团队2025年2月17日在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团队创新采用“搭积木”式混合集成策略,成功将III-V族半导体量子点光源与CMOS工艺兼容的碳化硅(4H-SiC)光子芯片异质集成,构建出新型混合微环谐振腔。该结构不仅实现了单光子源的片上局域能量动态调谐,还通过微腔的Purcell效应显著提升光子发射效率,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集成提供...
功率器件是实现电能变换和控制的核心,被誉为电力电子系统的心脏,是最为基础、最为广泛应用的器件之一。随着硅(Si)基功率器件的性能逼近极限,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速度快等优势,可大幅提高空间电源的传输功率和能源转换效率,简化散热设备,降低发射成本或增加装载容量,功率-体积比提高近5倍,满足空间电源系统高能效、小型化和轻量化需求。
20-25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张首刚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研制出全光纤铷原子喷泉守时钟的光学系统,能够减小对热力环境的敏感性,保障了铷原子喷泉守时钟不间断运行。
2025年1月16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院士团队在基于纳米颗粒的无线深度脑刺激系统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A Nanoparticle-Based Wireles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ystem that Reverses Parkinson’s Disease”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2025,11,ea...
2025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尹华杰研究员团队在5-羟甲基糠醛高效转化为2,5-呋喃二甲酸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2025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室孟浩然副研究员团队负责研制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水下同步相移动态全息原位显微成像测量系统,圆满完成海试验收和子课题验收工作。
2024年11月22日上午,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大会表彰了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310项。其中,浙江科技大奖1项,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99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项。浙江大学CAD&CG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2024年10月28日-11月2日,光电产业光学系统设计与检测高级研修班在吉林长春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和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承办。共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43家单位的90余位学员参加。长春光机所人力资源处处长尚阳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2024年9杨3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光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学研究室成功开发了一种集成全封闭微流控芯片和恒压流体驱动技术的便携式微流控核酸提取系统,能够快速提取食源性和血液感染性病原体的核酸。
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精密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控制系统扰动抑制前沿理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仪器仪表领域顶级期刊ISA Transactions(IF 6.3)。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光机所光电跟踪与测量技术研究室特别研究助理王帆,通讯作者为郭敏副研究员,西安光机所是第一完成和通讯单位,成都光电所程天霁博士参与此项研究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