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劳动经济学”相关记录3073条 . 查询时间(3.812 秒)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第31期学术论坛预告: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继续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正局级事业单位。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巧妙借势世界茉莉花都的东风,深度服务茉莉产业“1+9”体系,强化“四大举措”全力拓展就业创业渠道,以联农带农为杠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利用2023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使用事件研究法识别了生育对中国城市女性就业的动态效应,并从职业类型和职业技能需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生育对女性职业转换的影响,得出三方面的研究发现。第一,生育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生育早期的0~3年。女性的就业比例在其生育后3年内平均下降了15个百分点,在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后逐步回升,8年后恢复到生育前1年的水平。第二,生育对受教育程度低、农村户籍、外...


近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张世伟教授与其指导的博士生林嵩淇、中心郭凤鸣副教授的合作论文“基于参考依赖偏好视角的劳动供给行为分析”发表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9期。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从互联网使用视角探究缓解过度教育的收入惩罚问题,是数字经济时代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新思路。文章使用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的过度教育风险及其收入惩罚的缓解效应,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有助于降低过度教育的发生风险(即“数量效应”),对过度教育者而言,互联网使用有助于增加其收入(即“收入效应”),由此缓解劳动者的过度教育风险及其收入惩罚。细分研...
以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数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使用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推行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的作用,对个体经济行为具有深刻影响。文章使用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个人教育—工作匹配状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了互联网使用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显著降低了教育失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