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耕作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土壤耕作学相关记录316条 . 查询时间(0.716 秒)
棚室蔬菜健壮生长,离不开疏松透气的土壤。对设施蔬菜来说,由于密闭的小环境以及连年的重茬种植,很多棚室的土壤出现恶化,特别是土壤耕性变差,不利于蔬菜高产优质。那么,经多年种植的棚室,应该如何提高土壤的耕性呢?
近日,北京持续强降雨,部分山区出现洪涝灾害。俗话说“一季成涝,殃及全年,秋水春涝,一涝两年”,主要是因为洪涝过后,土壤过湿,农机不能及时下地作业,严重影响田间管理和秋收秋种。因此,水灾后的耕地管理和修复是恢复农业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依托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土壤质量贵阳观测实验站等科研平台,开展农业土壤的物质循环过程、肥力演变规律、土壤退化机制、高效持续耕作制度等应用基础研究;研发土壤退化防治、障碍消减、地力保持和提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编制相关建设(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开展土壤质量等级评价、耕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高标准耕地建设规划等技术服务,完成上级主管部门、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
设施农业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设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前人对设施农业土壤连作障碍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连作障碍在生产中的危害,从土壤理化性状、生物因素、土传病虫害等多方面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合理施肥、改良耕作制度、土壤消毒、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对连作障碍问题的解决给出了综合性意见和展望。
耕作栽培研究室,研究方向:1、重点开展高效农作制、保护性耕作、抗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作物优质高产栽培、农机农艺融合等领域研究。2、在木薯栽培方面重点开展种茎设施化贮藏技术、农艺农机配套技术、高效间套作/轮作模式研究。3、优质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筛选、芝麻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芝麻高效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芝麻病虫害发生规律调研及综合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等研究。
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重点实验室以我国优势农产品分布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建立我国耕地保育研究和应用网络平台,系统研究我国农业土壤的物质循环过程、肥力演变规律、土壤退化机制等应用基础理论,研发土壤退化防治、障碍消减、有机培肥、地力提升和保持等农业技术和产品,提出相关建设(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的建议,并进行推广(示范)应用,从土壤学的角度为解决我国的粮食安...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耕作与土壤环境团队,团队主要围绕农业光、温、土、肥、水等资源高效利用,开展作物高产栽培、耕作、土壤养分与环境等方面研究。成员共10人,其中在编6人(正高3人,副高、中级、初级各1人)、所聘1人、研究生3人;50岁以上2人、30-40岁4人、30岁以下4人。
近期,作者参加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的黑土地保护工程民主督察野外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个人对黑土地保护的认识、看法和建议,希望黑土保护利用中的科技创新和支撑问题能够引起更多关注和更广泛讨论。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省份和小麦主产区,以仅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但因降水量分布不均,作物阶段性水分亏缺严重,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进行了近十年的土壤耕作保墒、土壤结构改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技术成果在河南省褐土和潮土区进行了大面...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的27.5%。针对麦田耕层变浅、施肥过量及由此引起的肥种协同差、养分效率低等问题;历时多年,研发集成了麦田立式旋耕改土节肥增效关键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是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国现有耕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国民食物消费结构改善等增加用地需求下,我国用于口粮生产的耕地总量呈现减少趋势,稳定粮食产量和耕地有限数量之间的“紧平衡”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增产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土”位列位首。2021年的中央一...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若宇教授,领衔组建了包含农业工程、土壤学、农学和地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技术服务团队,师生近80人。该团队始终站在兵地融合的政治高度,联合新疆农业大学,严格按照国家指南要求,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88个县(市、区),共计110多万个耕地图斑,总面积近6000万亩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任务,并通过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组织国家相关部...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由于小型农机具反复碾压、不合理灌溉、长期单一浅耕作业和秸秆还田利用率低等原因导致壤土、粘土类农田出现耕层薄化、犁底层压实增厚,耕层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5年的试验,研发出引黄灌区灰钙土水浇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以深松(35cm)打破犁底层和秸秆全量还田为核心技术,配套2年深松1次,翻耕与免耕交替的轮耕模式和优化灌溉技术,能显著提升与优化耕层厚度、通透性、贮水...
秸秆带状覆膜还田技术是将秸秆呈带状翻压于作物种植行之间,同时在上面覆盖地膜,使秸秆还田区和种植区有效分离,翌年将秸秆还田带与作物种植带进行小倒茬的一种栽培模式。通过该技术进行秸秆还田, 180 天后的秸秆累积腐解率可以达到70%以上。
为改善长沙稻作烟区土壤环境,提升植烟土壤质量。通过大田试验,设置粉垄深耕(T1)1个处理和铧式犁翻耕(T2)、直接旋耕(T3)2个常规对照,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长沙稻作烟区土壤物理特性及烤烟根系干、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深耕明显改善了土壤表层物理结构,在0~30 cm耕层总体范围内,T1粉垄深耕处理与T3常规处理(当地耕作方式)相比,2018年容重、紧实度平均下降8.80%,29.70%,孔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