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民间文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民间文学相关记录371条 . 查询时间(4.645 秒)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是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学刊,以反映中心及中心以外有关专业最新、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并与国内外学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为目的。学刊每年出版1-2辑,重要的文章不限字数。内容主要包括民俗学、民间文学、典籍与文化、文字音韵训诂学、词汇学等,以及学科交融过程中产生的边缘学科和新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俗研究中心挂靠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正式登记在册的合法组织,是联系我国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研究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中记载了一则在当地农民、小孩中广为传唱的民歌:“月光光,光灼灼。埃跌苦,你快乐。食也毛好食,着也毛好着。年年项起做,总住烂尾壳……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姊穷妹爱团结,团结起来当红军,当到红军杀敌人!”毛泽东同志在听到这首歌谣时,不仅一字一句地记录了下来,还按照民间文学收集的标准,在本子上对方言土语作了许多注释。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调查中已经注意到老百姓中流传已久...
《太平广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是中朝文学交流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个案之一,朝鲜朝徐居正的《太平闲话滑稽传》便是受《太平广记》影响产生的一部汉文笑话集,其对《太平广记》谐谑故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官场百态、家庭生活、文人交游等题材方面。通过梳理《太平闲话滑稽传》对《太平广记》谐谑故事接受的实质,可以进一步揭示《太平广记》多维度、深层次影响古代朝鲜文学发展的事实,对正确把握半岛文学的文化特征、审美意识和所...
本书为作者在故事学领域经营数十年的成果,约一百余万字,系统梳理了上自春秋末年、下迄清末民初两千多年的中国民间故事展史。全书资料丰富、思考精深,致力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发展体系。本书打破了以作家文学为主、以展示历代记载民间故事的古籍文献为主线的书写模式,转而以民间文学为本位,致力于揭示中国民间故事的发展史。以展示见诸历代各种古籍文献的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民间故事为主线来撰写这一部中国民间故事史...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着重从“民间文学”的概念入手,首次把网络民间文学纳入民间文学的理论视野,着重描述了作为实践主体的民间文学自身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重新阐述了民间文学概念。第二章、第三章着重论述了民间文学的文本、语境和表演以及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伦理和时间等问题,作者用全新的实践研究的方法试图改变传统民间文学的形象和观念。第四章和结语部分,作者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展望了民间文学的未来,并对...
本书主要以16-20世纪中国龙文化的西传,以及西方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龙文化的“好奇——理解——丑化——排斥——理解”的接受进程为主线,钩沉“中国龙”这一民族主义概念的起源及流变,勾勒近现代史上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梳理造成这种印象的历史因由。
本文集收入三十余篇文章,涉及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对民间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口头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整理等。20世纪40年代,到解放区的贾芝秉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投身于民间文艺事业。五四民间文学“为文艺”与延安文艺“为人民”的两种传统在他身上融合,成为新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特色。
本书从民间叙事论的角度来建构的,以“骊龙之珠的诱惑”为名比喻,来做宝物与人种种关系的类型研究。作者在本书中深入挖掘和梳理中国民间叙事中的宝物幻想主题、个案和历史追溯问题,而对其内置的民族文化意蕴,也进行了内涵的探索与意义的分析。梳理全书的书写思路,先是形象地引入原始先民对于食之不饥的植物幻想、女娲补天之石的神物幻想,接续不同时期得宝、识宝、觅宝、盗宝等宝物与人物关系分析,再到对各种宝物故事类型进行...
“机智人物故事”这个术语是作者1981年在《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的序言中提出的,已得中国民间文学界的普遍认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三十余部省卷本几乎都卷入选机智人物故事。本书是中国国内第一部机智人物故事研究专著。全书共三编十五章。上编为“故事编”共计八章,涉及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基本特征、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历史渊源、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思想意义、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艺术特色、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结构形...
我国四大传说(《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迅速普及并为大家熟知。本书首次出版在1989年,1995年再版;1991年台湾云龙出版社出版繁体字本,曾获国家和华东地区多项奖项,并获民间文学首届学术专著山花奖二等奖。收入199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本书由“小引”加“十章”构成,17余万字。文字简洁、内容丰富、信息...
本书是作者为《中国民间文化丛书》系列所作,回应了传说研究产生、类型、价值与演变等基础性的问题。全书共九编,将中国传说分类为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两大类进行说明与例证,而且阐释了流布于祖国大地的文人、工匠、山川名胜、神仙人物等传说的深层内涵。对于这样一种植根于现实生活又兼具艺术真实性的民间文学门类,传说与当代文化生活的关联也被作者别具匠心地安排入全书的末尾。
本书为作者基于硕士论文《唐西域胡人识宝传说研究》再次进行补充与修订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千百年来文献记录与口头传承的中国民间识宝传说,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了爬梳、分析与综合,并揭示了识宝传说的性质、特点、流传过程、社会意义,乃至对其它民间文学文类的影响。在西域胡人识宝、回回识宝、洋人盗宝等不同篇目下,著作者有意发掘了不同时期(原始社会、阶级社会)识宝传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并展现其作为民...
共收流传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汉族地区的民间故事四十篇,大部分采录于1954年。其中部分作品系著名故事家泰地女讲述。书末有《略述六个村的搜集工作》一文。
本书探讨的是新中国建国“十七年”(1949-1966)期间相声传统的变迁。不同于以往的相关研究多侧重于政治角度的考察,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把相声放到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来看待其变迁;同时打破内、外部研究的界限,把文体(Genre,又译文类)看成一个处于动态的建构过程中的对象,将相声传统置于更广大的社会语境中,综合考察政治话语、表演者、观众、艺术生产等因素与文体之间的互相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