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 核酸生物化学 多糖生物化学 脂类生物化学 酶学 膜生物化学 激素生物化学 生殖生物化学 免疫生物化学 毒理生物化学 比较生物化学 应用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化学相关记录1989条 . 查询时间(3.152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邱金龙研究团队于Trend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Exploring plant protein functions through structure-based clustering”的观点文章。该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基于结构聚类的植物蛋白功能注释,着重强调了其在预测序列同源性较低的蛋白功能方面的优势。蛋白结构聚类在蛋白新功能发现和挖掘方面也有...
癌症的侵袭转移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为组织硬度的增加,这种硬度增加与生物调节蛋白密切相关。由于调控蛋白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组织力学和生物调控蛋白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4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陆晓杰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周璐课题组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孙毅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Proteome-Wide Data Guides the Discovery of Lysine-Targeting Covalent In...
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何智涛课题组,致力于非经典的不对称ƞ3-取代和活性小分子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修饰等研究。2025年4月18日,该课题组针对核酸类活性分子中全杂原子取代五价磷立体中心的合成难题,通过发展连续取代策略,实现了一系列含手性P(V) 中心的骨架制备,包括ProTide类似物、烷氧基磷酰胺、磷酸酯、硫代磷酸酯和膦酰胺等,并用于农药分子(−)-Fenami...
微生物腐蚀(MIC)已成为威胁海洋工程、油气输送和医疗器械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装备安全运行的重大挑战。其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等微生物引发的局部腐蚀因其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被称为材料失效的“隐形杀手”。在强腐蚀介质、动态载荷与微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极端工况下,传统高强钢材料长期面临强度、耐蚀性与抗菌性能难以兼顾的困境。开发兼具超高强度、优异耐蚀性和高效抗菌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已成为国际材料科学...
2025年4月10日,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于晓教授团队与内蒙古大学阿拉坦高勒教授团队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夏明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Cell(Cell大子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and biased signaling of proton sensation by GPCRs mediated by extracellular histidine rear...
2025年4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Microbiota-shaped neutrophil senescence regulates sexual dimorphism in bladder cancer。肖意传团队长期致力于免疫衰老的调控与致病机制研究,此研究利用多组学技术结合动物模型,系统...
甾体激素药物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全球获准上市的甾体药物超过400种,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据WTO统计,全球甾体激素类原料药类贸易规模总额在300亿元,中国占总规模的20%左右。不同于依赖植物源甾体母核原料为基础的前两代技术,第三代技术(甾体激素工业3.0)致力于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通过葡萄糖等廉价原料直接发酵合成甾体药物,被视为绿色生物制造的重要方案。尽管第三代技术在20世纪90...
2025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杨怀义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 unique THN motif is critical for enabling efficient C-terminal traceless cleavag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内含肽gp41-1具有无痕剪切能力,并解析出其无痕剪切及高剪切活性的关键位点。
2025年3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小华课题组与谭敏佳、李佳课题组合作在Angew. Chem. Int. Ed.期刊发表题为“Cross-Linking Profiling of Molecular Glue Degrader-Induced E3 Ligase Interactome to Expand Target Space”的研究论文。团队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光交联非天然...
环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s,CDNs)是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在天然免疫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哺乳动物细胞中,天然免疫受体cGAS感知细胞质中的异常DNA后,催化产生2'3'-cGAMP这一特殊的CDN分子,其可结合并激活接头蛋白STING,进而诱发广泛的免疫应答。cGAS-cGAMP-STING通路的重要性已超出普通天然免疫通路的范畴,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细胞自...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教授胡海联合团队阐明了乳腺癌微环境中恶性细胞与免疫细胞通过精氨酸代谢协作促进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为靶向代谢的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高致病性病毒与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峰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发表了一项题为“The RNA Landscape of In Vivo-Assembled MS2 Virus-Like Particles as mRNA Carriers Reveals RNA Contamination from Host Viruses”...
近日,实验室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中鉴定出一种E3泛素连接酶LRSAM1,该蛋白可以对病原菌进行泛素化标记并介导其进入自噬溶酶体途径进行降解。相关研究成果在细胞生物学知名期刊《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上发表。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组揭示了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R(PKR)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与进展过程中异常激活的分子病理特征,开发了基于具有分子内短双链结构环形RNA(ds-cRNA)抑制PKR异常激活的策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