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biology”相关记录661条 . 查询时间(0.086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1/25/2025125121726190.png)
BMC Biology|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王桂荣团队揭示夜蛾科昆虫取食发酵类食物的嗅觉基础(图)
王桂荣 BMC Biology 夜蛾科 昆虫取食 发酵类食物 嗅觉
2025/1/25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1/25/2025125121142819.png)
BMC Biology|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武志强团队揭示棉属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与基因转移动态演化(图)
武志强 BMC Biology 棉属植物 线粒体 基因组 基因转移
2025/1/25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1/25/2025125123838462.p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钱前/商连光团队揭示水稻抗病新机制(图)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钱前 商连光 水稻抗病
2025/1/25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1/13/2025113154829612.jpg)
2024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莉蔺研究员团队在生态学国际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Vulnerability of global pine forestry's carbon sink to an invasive pathogen-vector system”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松材线虫对全球森林碳汇造成威胁。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6/202411610567807.png)
2024年10月22日,方显杨研究员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Empowering the molecular ruler techniques with unnatural base pair system to explore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flaviviral RNAs"的综述论...
金秋10月收获季节,马占山学科组连续在线发表五篇医学生态学领域重要论文,其中包括:BMC 旗下综合期刊BMC Biology背靠背发表两篇论文:第一篇作为研究方法(Methodology Paper) 发表了一项鉴定菌群样本中特有物种、富集物种的算法。该算法实际发明于大约10年前,因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而拖延到现在正式发表。另一篇则是应用该方法鉴定出了男女在15个相对应身体部...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0/14/2024101414484150.jpg)
盐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盐分,盐分又伴随凋落物在植物灌丛下累积,同时形成“盐分岛”和“养分岛”。凋落物是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热点,但是盐分作为胁迫因素会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活性。因此,盐生植物岛屿为土壤微生物创造了独特的生态位,对微生物介导的土壤营养循环产生了不确定的影响。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9/14/20249141153856.png)
2024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卓君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题为“Degradable living plastics programmed by engineered spores”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编辑并产生具备极端环境耐受能力的孢子,使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泌塑料降解酶;并通过塑料加工方法(高温、高压或有...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8/13/202481317818885.png)
全世界有数十万份小麦种质资源保存在基因库中,且小麦新审定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对小麦种质资源精准基因分型是解锁遗传多样性、加速品种改良的首要步骤。然而,现有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仍然具有检测通量低、成本偏高、技术复杂、敏感性偏低等问题。目前,仍缺乏面向育种应用的高通量、低成本的小麦种质材料的基因型鉴定技术。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2/5/202525115248570.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6/29/202462916223588.png)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硕士生在著名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图)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海南大学 鸟嘌呤碱 植物抗性 碱基编辑
2024/6/29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7/10/2024710171048527.jpg)
5'-三磷酸(5'-PPP)RNA被认为是一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能够被模式识别受体RIG-I所识别,并引发宿主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反应。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每秒钟哺乳动物细胞内会产生数百万个5'-PPP修饰的转录本。其中一些转录本,特别是由RNA聚合酶III介导的转录本,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并保持为5'-PPP,具有潜在激活RIG-I的能力。细胞是如何在保持足够的敏感性以快速检测到...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6/2/202462165133526.png)
凋落物分解是土壤养分转移的关键过程,对生态系统碳循环有重要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化加剧,凋落物分解速率(k)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当前关于全球变化对凋落物分解影响的研究已经不少,但在全球尺度上凋落物分解对单一和联合变化因子的响应及其控制因素仍不清晰,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2024年4月30日,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策和李楚翘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著名生物学期刊Current Biology杂志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Wolbachia symbionts control sex in a parasitoid wasp using a horizontally acquired gene”的研究论文。栾军波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栾军波课题组在Current Biology杂志发文揭示共生菌调控宿主孤雌产雌生殖的分子机制
栾军波 Current Biology 共生菌 丽蚜小蜂 寄生蜂 防治粉虱
20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