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MOF”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046 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模块化定制无缺陷高效MOF分离膜新策略(图)
MOF分离膜 催化 有机框架
2023/10/29
2023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彭媛副研究员团队在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膜设计与分离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模块化定制无缺陷高效MOF分离膜的链条式研究新策略,实现了MOF模块的快速编辑,并验证了对应膜的高精度分离可行性,有望为应对现今大宗/特定领域高效...
2023年6月1日,广西师范大学陈卫教授在清华大学主办的高起点新刊Nano Research Energy发表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 and carbon hybrid nanostructures: fabrication strategies and electrocatalytic application for the water splitting and ...
采用内交叉指型微反应器连续合成UiO-66材料.连续微通道法强化了物料之间的混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晶体产物呈六面体形,粒径在100 nm以下.考察了温度、总进料流量和停留时间等条件对合成过程及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助于晶粒的生长;随着总进料流量增大,晶体粒径减小;晶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超过该停留时间,晶体粒径不再增大.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实现系列纳米级UiO-66-X材料(...
采用内交叉指型微反应器连续合成UiO-66材料.连续微通道法强化了物料之间的混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晶体产物呈六面体形,粒径在100 nm以下.考察了温度、总进料流量和停留时间等条件对合成过程及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助于晶粒的生长;随着总进料流量增大,晶体粒径减小;晶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超过该停留时间,晶体粒径不再增大.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实现系列纳米级UiO-66-X材料(...
MOF-聚合物复合材料从水基质中快速提取金(图)
MOF-聚合物 复合材料 水基质
2023/6/20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彭丽副教授/李军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多孔材料水处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customized MOF-polymer composite for rapid gold extraction from water matrices”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2023, DOI:10.1126/sciadv.adg4923)。
2022年11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徐刚研究员应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为学院师生作以《MOF薄膜气敏传感材料》为题的线上讲座。讲座由副院长(主持工作)王芳教授主持,学院师生围绕讲座主题与徐刚研究员展开深入交流。
张献明教授团队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MOF的能带结构调节应用于光催化的C(sp3)-H键的活化、双官能化(图)
MOF C(sp3)-H键 光催化体系 半导体型 金属
2023/3/28
从原子经济性的角度看,C(sp3)-H键是理想的C(sp3)自由基前体,但是该领域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克服其高的键能;与传统的热催化方式相比,光催化C(sp3)-H键的断裂是产生C(sp3)自由基最理想的途径;但是该策略大多采用昂贵的Ir/Ru基配合物作为催化及过量过氧酸盐的添加,成本高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亟待开发新型绿色的光催化体系应用于C(sp3)-H键的活化官能化研究。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
尽管Ti-MOF膜在高效气体分离应用方面潜力巨大,但有关Ti-MOF膜制备的相关研究仍然很少,主要原因是钛金属源种类受限和膜材料结构和分离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仍不甚明确。
基于此,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刘毅教授课题组首次以Ti8(μ2-O)8(OOCC6H5)16团簇作为钛金属源,通过单模微波加热,在温和反应条件下经三次生长制备了富含骨架配位缺陷的优先c-轴取向MIL-125膜,其展现出优异的CO2/...
苏成勇&江继军小组MOF多孔微纳空间工程研究进展:基于高核Mn8-金属簇动态行为的新型柔性MOFs(图)
MOF多孔微纳空间 高核Mn8-金属簇 新型柔性MOFs 柔性金属-有机框架
2022/5/11
MOF-74及其复合物:多样合成与广泛应用
MOF-74 制备 复合物 异构体
2022/3/18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章跃标教授课题组研发出具有超高甲烷储存容量的介孔MOF材料,在MOF的高容量甲烷储存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目前,该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of Pore Geometry for Ultrahigh Capacity Methane Storage in Mes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曹荣研究员和黄远标研究员通过离子交换策略将咪唑鎓盐功能化的微孔阳离子型MOF(Deim-UiO-66)中的外围卤素离子替换成大空间位阻、无法进入MOF空腔的聚乙二醇尾磺酸根离子(PEGS),制备了一种稳定的MOF基多孔液体(Im-UiO-PL)。
金属锂由于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1)和低的电化学电位(-3.04V vs. SHE),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近年来,具有三维多孔骨架的锂金属负极受到广泛关注,其高比表面积可降低局部电流密度,缓解锂金属体积膨胀,有助于实现枝晶缓和的锂沉积。然而,三维骨架的疏锂性或亲锂位点松散外露易导致锂金属不能有效沉积在其内部间隙或空腔中,减弱了多孔电极对锂金属成核和限域调控的...